欢迎访问江苏师范大学传媒影视学院!

中国梦理论文章:“中国梦”的八个基本特征

时间:2014-03-08浏览:90设置

  

  作者:徐治彬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继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中国梦 ”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阐释了“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 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如何准确理解“中国梦”的重要问题。深刻领会“中国梦”的基本特征,对于引导人们准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并为之努力奋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其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目标指向和核心内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主要体现。要准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还必须认真把握“中国梦”的基本特征。“中国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八个方面:

  一是未来性。“中国梦”是指向未来的,是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的期许和愿景。“中国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有其现实的基础,是在中国基本国情现实的基础产生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梦”产生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的共同期盼。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位,对照“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我们的现实还有不小差距。实现“中国梦”,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只有通过不懈奋斗、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有所作为,才能把美好的“中国梦”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二是目标性。“中国梦”是以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我们还要看到,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还必须进行目标转化。只有把到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转化为一个个相互关联、具体实在的建设要求,才能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才能在人们的具体实干中变为现实。这就要求每个行业和领域形成具体目标、具体路线图、具体时间表,让全社会的每一部分肌体、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焕发出最大的创造活力,进而汇聚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洪流。

  三是丰富性。“中国梦”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本质内涵,它包括两个层次的丰富内容: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从个体上把握,“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具体来说,这两个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美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公平正义、人生出彩,等等。今天的“中国梦”,是一幅多维度的蓝图,富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是活生生的,充盈在我们人生旅途的每个驿站。国家梦与人民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四是主题性。“中国梦“贯穿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近代中国的灾难,是从西方列强欺负中国开始的。百年屈辱,百年渴望。当中华民族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萌生了一个执着的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为了国家、民族的富强之梦,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孜孜探寻。从林则徐、魏源的“睁开眼睛看世界”,到李鸿章、曾国藩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历经一次次的失败,但民族复兴之梦从未泯灭。“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起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是贯穿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基本线索。

  五是民族性。“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是13亿中国人的梦,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彰显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梦”源于中国,属于中国,它把个人成功与人们共同幸福有机结合,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它不仅表现在规模大(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口基数世界第一)、领域广(实现中国梦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环保等众多的领域),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六是开放性。“中国梦”是与世界分享的,是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不是脱离世界文明大道的狭隘民族梦。与世界同分享,是中国梦独具特色的重要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推动发展,以发展捍卫和平,中国的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为赶超之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从“入世惠及中国、也惠及世界”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在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始终追求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事实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成就“中国梦”是世界的重大利好,“中国梦”的实现将为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提供一种新范式。“中国梦”是复兴之梦、发展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中国梦”倡导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彼此包容,已经并将继续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七是人民性。“中国梦”的本质特征是人民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勾勒出的美好图景,最终统一于人民梦的历史语境。“中国梦”既是“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中国梦”,最终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相汇聚而成。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体梦想的实现,是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离开了广大人民的创造性劳动,“中国梦”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就无法梦想成真。人民是实现“中国梦”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一切为了人民,“中国梦”才有牢固的根基。

  八是激励性。“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近几个月来,“中国梦”已成为全党上下、全国人民热烈讨论的话题,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客,有关“中国梦”的议论不断升温。“中国梦”,一个拨动人心弦、激动人心灵、振奋人心劲的词汇,正在亿万中国人心头回响,它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强音。“中国梦”已经并将继续激励我国各族人民勇敢迎接挑战、不辜负历史责任、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开拓进取。

  (作者: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