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师范大学传媒影视学院!

高宪春

时间:2019-01-21浏览:3923设置

姓名:高宪春

系所:广播电视学系

职称:教授


简介:高宪春,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山东广电博士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曾获得教育部学术新人奖。在CSSCI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多篇文章全文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

 

研究领域

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数字视听媒体研究,舆论学研究,媒介融合研究。

 

教育背景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研究生

浙江大学、山东广电博士后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

 

教授课程

《数字媒体艺术与实践》《新媒体技术与实践》《数据新闻》《数字媒体传播》《传播心理学》《舆情调查与分析》《数据新闻》《传播学概论》《社会学》

 

期刊论文

[1]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8(01)

[2]论三网融合下广电媒体网内整合模式创新及途径[J].电视研究,2011(05)

[3]引导“围观”:微博时代党报对舆情事件报道的提升[J].中国记者,2011(07).

[4]论哈贝马斯“媒介化”公共领域的嬗变[J].江淮论坛,2011(05)

[5]标杆·人才·内容·框架——论三网融合条件下国际一流媒体构建的着力点[J].电视研究,2011(10)

[6]新媒体环境下舆情事件互动机制分析[J].当代传播,2011(06).

[7]新媒介环境下舆情事件的生成及扩散规律分析[J].新闻界,2012(01)

[8]从被动迎合到主动出击——浅析广电媒体如何在三网融合中突围再提升[J].南方电视学刊,2012(01)

[9]从“洋模式”克隆到“本土化”创新——论中国广电媒体“本土化”策略的现实出路[J].电视研究,2012(04)

[10]微议程:在公众议程与媒体议程之间[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5-30(B02).

[11]论新媒体环境下官方与民间舆论的互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0)

[12]论新闻经典的建构——以《西行漫记》为例[J].编辑之友,2012(11):115-118.

[13]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赋名”与“官方命名”——场域视域下的舆论生成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 2013(11)

[14]媒体融合背景下视听媒体创新途径再分析[J]. 电视研究. 2014(01)

[15]传统媒体的“大数据”变革路径[J].中国记者. 2014(02)

[16]从“消极沉默”到“积极互动”:新媒介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效应[J]. 新闻界. 2014(09)

[17]新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发展的五大趋向[J]. 中州学刊. 2015(04)

[18]新媒体融合语境下网络群体对舆论生成的影响[J]. 当代传播. 2015(03)

[19]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五化”原则[J]. 中国记者. 2015(06)

[20]新媒介传播语境下的网络社群“正义观”及影响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 2015(08)

[21]互联网+背景下广电媒体赢利新模式探析[J]. 电视研究. 2016(07)

[22]数据可视化报道:主流媒体“大数据”突破途径[J]. 中国记者. 2017(01)

[23]构建“大视听”新媒体——论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媒体发展着力点[J]. 电视研究. 2017(11)

[24]论智能传播时代广电媒体发展的五个维度[J]. 电视研究. 2018(08)

[25]智媒技术对主流舆论演化的影响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5)

[26]智媒时代主流媒体发展的两个核心转变趋向[J].编辑之友2020(07)


科研项目

[1]201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传播规律研究》(2014M551941)

[2]2014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传播规律研究》(14TQB002)

[3]2016徐州市重点立项课题《如何引导利用自媒体》(16XSS-032)

[4]2013江苏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支持项目《微博舆情与社会风险演化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13XWR008)

[5]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场域理论视域下舆论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FXWB015。

[6]2020年度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突发公共事件中恐慌性谣言传播与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0XSZ-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