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朱斌 系所:影视艺术系职称:讲师 简介朱斌,1993年11月生于山东,中共党员,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后、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阅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视与网络视听文艺批评、影视人类学等,现专注于中国网络文艺与世界遗产影像研究工作。在《中国电视》《中国文艺评论》《电视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文汇报》等发表学术论文、文艺评论50余篇,含CSSCI核心刊物20余篇,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全文转载,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旅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院项目等省部级、市厅级项目9项,代表性成果获中国电视金鹰奖理论文章奖、中国文艺评论海外推介项目等。兼任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国际电影节影评单元评委等。长期从事助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相关社会工作,担任多个共青团省、市级学联组织主要负责人及地方政府招商大使。攻读学位期间,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擘雅奖学金等荣誉,个人摄影、导演作品获省部级奖多项,曾获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学生研究员,曾参与青海海东市化隆县金源藏族自治乡站支教,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大广赛等国家级、省级奖项多项。 代表性成果(1)学术论文1.《“想象的民间”:论中国古装网络剧的故事世界与文化意涵》,《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4期,独立作者,CSSCI,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23年第7期全文转载2.《论我国生态题材剧集的话语表达与精神向度》,《中国电视》2024年第10期,独立作者,封面文章,CSSCI3.《论文化记忆视角下非遗类网络短视频的身份建构策略》,《电视研究》2023年第5期,第一作者,CSSCI4.《“后非遗”时代纪实影像的文化书写与省思——以非遗题材纪录片为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年第12期,第二作者,与导师合作,CSSCI5.《青年立像·革命意象·人民文艺:党史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突围》,《电视研究》2021年第9期,第一作者,CSSCI6.《近年党史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形塑及其经验启示》,《中国电视》2022年第10期,独立作者,CSSCI7.《文化记忆视域下非遗纪录片的内容生产与认同建构》,《中国电视》2022年第4期,独立作者,CSSCI8.《我国电视剧中成长主题的书写策略与审美突围》,《中国电视》2021年第9期,独立作者,CSSCI9.《微短剧的创作关键在哪里》,《文艺报》2024年12月4日,第4版,独立作者10.《〈家里家外〉:“生活流”微短剧何以出圈》,《文艺报》2025年4月2日,第4版,独立作者11.《2024暑期剧集:追寻青春梦想 弘扬时代精神》,《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8月30日,第7版,第二作者12.《莫把脱贫攻坚题材套路化》,《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3日,第15版,第二作者13.《文艺创作必须破除“唯流量论”》,《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9月10日,第7版,第二作者14.《古装剧:历史逻辑还是要讲》,《光明日报》2021年4月21日,第14版,第二作者15.《优秀传统文化何以赋能中国式奇幻创作》,《文艺报》2023年10月18日,第4版,独立作者16.《〈梦中的那片海〉:年代故事里的时代精神》,《文汇报》,2023年6月14日,第11版,第二作者17.《论文化类电视节目中传统美学精神的呈现》,《中国电视》2020年第3期,第二作者,与导师合作,CSSCI18.《立足地缘文化的平民英雄成长——论电视剧〈猎手〉的抗战精神书写》,《中国电视》2020年第12期,第二作者,与导师合作,CSSCI19.《浅析少数民族纪录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电视研究》2018年第11期,第一作者,CSSCI20.《玄幻题材电视剧〈青云志〉的价值意蕴与艺术表达》,《电视研究》2018年第1期,第一作者,CSSCI21.《身份与认同:非遗纪实影像的“记忆之场”构建》,《天府新论》2023年第3期,第一作者,CSSCI扩展版22.《论中国科幻文学改编电影的共同体美学建构》,《电影评介》2023年第16期,独立作者,封面文章,北大核心,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24年第3期全文转载23.《理论与实践:中国非遗纪录片研究热点述评(2012-2021)》,《电影文学》2022年第11期,第一作者,北大核心24.《步步深入:中国影视人类学研究热点述评(2010-2019)》,《电影文学》2021年第9期,第一作者,封面文章,北大核心25.《融媒体语境下电视晚会的场景传播策略》,《青年记者》2020年第9期,第一作者,北大核心26.《抗战题材微短剧的叙述策略、艺术创新与提升路径》,《当代电视》2025年第10期,第二作者,CSSCI扩展版27.《生生不息:中国生态纪录片研究热点述评(2012—2022)》,《电影文学》2023年第1期,第二作者,北大核心28.《现实题材剧讲好时代故事的两种内容生产》,《电影文学》2021年第5期,第二作者,北大核心29.《叙事重构:网络剧对民族叙事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路径》,《粤海风》2023年第4期,第二作者30.《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网络剧精品化创作的路径探析》,《粤海风》2021年第1期,独立作者31.《影视人类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化阐释策略——以纪录片“鄂温克三部曲”为例》,《现代视听》2018年第7期,第一作者32.《历史剧创制的当代突围——以〈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为例》,《影视制作》2018年第12期,独立作者33.《谍战剧〈麻雀〉中悬念机制的审美意义摭论》,《长治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独立作者34.《〈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存在主义视域下的生存意义》,《影视制作》2017年第11期,第一作者35.《影视人类学视野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嬗变》,《新闻传播》2018年第9期,第一作者 (2)文艺评论36.《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光明网,2025.5.8,第一作者37.《社媒时代:非遗影像创新,推动中华文化“潮”向全球》,光明网,2025.1.26,第一作者38.《用新闻影像构建真实中国形象的创新路径》,光明网,2024.8.15,第一作者39.《2023年国产剧:用荧屏故事回答“何以中国”》,光明网,2023.12.22,第二作者40.《从〈完美关系〉分析行业剧的创作命门》,光明网,2020.3.19,第二作者41.《从张大民到余欢水:中年困顿的镜像流变》,光明网,2020.4.20,第二作者42.《现实题材剧应着力创造“生活感”》,光明网,2022.8.5,第二作者43.《〈中国守夜人〉:万家灯火因何而鸣》,人民政协网,2023.5.4,独立作者44.《重返1942的历史现场:在2022回延安——评舞剧〈杨家岭的春天〉》,《北京文艺评论》(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官方平台),2022.10.16,独立作者45.《国产谍战剧男主形象的进阶之路》,光明网,被《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年第8期观点摘编,2021.7.7,第二作者46.《〈长津湖〉:为什么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浙里影事》(浙江电影放映协会官方平台),2021.10.2,独立作者47.《〈火红年华〉:透视工业题材剧的精神向度与人文内涵》,光明网,2021.10.20,第二作者48.《〈突围〉:突围不易》,《电视艺术》(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官方平台),2021.11.18,独立作者49.《〈零容忍〉: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荧屏利剑》,光明网,2022.1.28,第二作者50.《〈勇敢的心2〉:弄堂烟火里的革命传奇》,光明网,2022.2.7,第二作者51.《简议古装剧创作的问题与出路》,《影视实践与批评学院派》(每月圆桌),2023.6.19,第二作者52.《2024年国产剧:用更加成熟的中国故事观照古今》,《影视实践与批评学院派》(每月圆桌),2024.11.1,第二作者 科研项目1.主持2023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传承发展背景下中国网络剧评论话语体系建设研究”(23YTC040,8万)。2.主持2025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讲好江苏故事’导向下非遗纪录片的文化基因提炼与认同路径研究”(25YSC001,5万)。3.主持2024年度文化和旅游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院项目“‘博士小院’助推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构建路径研究”(XCGGWH2024014,3万)。4.主持2020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的电视文艺创作嬗变研究”(2020BY085,1万)。5.主持2025年度徐州市委市政府委托课题“徐州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0.5万)。6.主持2024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四川民族民俗文化研究重点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赋能网络微短剧的创新路径研究”(MZMS2024040,自筹)。7.主持2024年度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支持项目“数智时代网络文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路径研究”(24XFRS002,5万)。8.主持2019年度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融媒体语境下非遗影像内容生产与传播研究”(2019XBY007,0.5万)。9.主持2018年度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创新项目“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文化意蕴与表现手法研究”(LWCXS2018024,0.3万)。10.参与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研究》(17ZD02)。11.参与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山西民间祭祀戏剧文本搜集整理与研究”(20BZW087)。12.参与2024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一般项目《“北京大视听”建设中的网络微短剧发展研究》(24YTC020)。13.参与2024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网络剧的情感研究” (SM202410015001)。14.参与2021年度山西省省筹资金资助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山西题材纪录片观众满意度实证探究”。 荣誉奖项1.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1.102.获教育部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8.103.获第三十二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理论文章奖,2024.114.获擘雅研究院、中国宗教学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委会联合主办“文明多样性与中国特色”论坛擘雅奖学金,2020.65.获2023年度中国文艺评论海外推介项目,2023.96.获第四届中国网络文艺优选会推优作品,2025.17.获2024年度北京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优秀作品,2024.118.获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金蔷薇博士生创新论坛一等奖,2023.39.获北京市第四届“京彩”优秀网络正能量文字作品,2024.210.获山东省优秀对台交流项目“两岸青年学生传统文化微电影拍摄”,2017.1111.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三届中国民族影视高端论坛“藏风藏韵”影像大赛二等奖,2017.1112.获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优秀指导教师”,2024.12 联系方式jsnuvignett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