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中国江苏网报道我院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新四军纪念馆开展采访实践活动,报道内容如下:探访新四军纪念馆:传承铁军精神,创新红色文化传播2025年1月28日,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新四军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深度采访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于新四军精神的传承、红色文化传播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旨在探寻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发展的新路径。一、活动背景与目的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新四军精神对凝聚民族力量、激发爱国情怀意义重大。新四军纪念馆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阵地,承载着传播红色文化的使命。本次实践活动,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实践团队希望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度采访,让青年学子深入理解新四军精神,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注入青春活力。二、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在传媒与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存钊、副教授张陈杰和辅导员鹿璐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于1月28日下午抵达新四军纪念馆。实践队在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的引领下开启参观。讲解员围绕馆内丰富的历史文物、文献资料以及还原的历史场景,详细讲述了新四军的发展历程,使队员们仿佛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深刻感受到新四军战士们的英勇与奉献。三、采访纪念馆工作人员为深入了解新四军纪念馆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工作,实践队采访了纪念馆宣传负责人社教服务部的朱建勇。针对“新四军纪念馆在新时代如何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形式,让铁军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朱建勇介绍,纪念馆打造了“行走的思政课堂”,与多所高校合作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像与南京大学联合创新思政育人模式,还举办了“红动沪盐”“红动馆校”等主题活动,开展“一件旗袍的追思”等艺术思政课,全年开展近百场,让学生与革命先辈实现“跨越时空的交流”。此外,纪念馆在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创品牌打造上成果丰硕,制作了一系列新四军故事视频,排演了情景剧,研发了“铁军红”系列文创产品,在各地亮相时收获热烈反响。在回答“新四军纪念馆在传承‘铁军魂’方面做了哪些创新尝试,这些举措如何帮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一精神”时,朱建勇表示,纪念馆完成了基本展陈优化提升,在展陈中运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四军纪念馆参观时的视频和论述;成功创成国家一级博物馆;硬件设施也提档升级,如完成旧址修缮、建成铁军剧场、更新讲解设备、推出线上预约系统等,极大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对于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相关问题,朱建勇提到,纪念馆建成发布了“智享”新四军红色文化数据库三期,致力于打造公益性共享平台。未来计划开放新四军数字资源中心(第一期),在数字服务平台开设“馆校合作服务‘大思政课’”专栏,推出AR/VR沉浸式体验,强化社交媒体内容策划,举办各类线上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在回应“新四军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对今天的人们有哪些激励作用,纪念馆如何通过这些事迹来弘扬铁军精神”时,朱建勇以刘老庄连为例,讲述了全连82人壮烈殉国的英勇事迹。她强调,这些英雄事迹激励着人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纪念馆通过讲述英雄故事、举办主题展览等方式,让参观者深刻感受铁军精神。四、探寻红色文化传播新路径参观和采访结束后,实践队对新四军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队员们认识到,传承和弘扬新四军精神是当代青年的重要使命。未来纪念馆将深化“N+”文创品牌建设,挖掘更多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同时加强与文旅部门合作,打造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铁军精神。进一步加强红色教育与自然教育的融合,开展“红色文化与自然生态”主题活动,如举办科普讲座、自然艺术创作等,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培养他们对红色文化和自然生态的热爱。此次对新四军纪念馆的探访,让实践队深受鼓舞。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传播新四军精神,为红色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铁军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撰稿:沈心怡)(拍摄:陈良舟)(采访:周婧怡)报道网址链接:http://on1ned.echaofs.cn/xinwen/1160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