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度“师德模范”先进事迹

时间:2016-09-27浏览:4075设置

(以姓氏笔画为序)


生命科学学院    冯照军

作为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既要在讲台前将全部知识交给学生,也要让学生在自然界中尽情领略生命科学的神奇与奥秘。我的工作职责不仅是完成每学期的课时安排,在结束授课时离开学生和讲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时刻提醒着我,我必须努力为培养能够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论课内课外。

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堂必修课和选修课,并努力打造具有一定特色和较好教学效果的活跃课堂是我的教学目标。作为一名教龄已达33年的教师,我承担了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大量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例如动物学、动物学实验、动物学野外实习、动物行为学进展、动物行为学概论、环境毒理学、食品毒理学、药用动物养殖学和普通生物学等课程的讲解,教学工作量每年都在380学时以上。如加上对本科、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年授课学时常常超过500学时。虽然我的教学对象包括了本科和研究生,但无论是哪种学历,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在我的课堂上,学生表现都十分积极,甚至有学生常常为没抢着前排座位而感到遗憾。

对于所教授的课程,我努力打造“精品”,凭借风趣幽默的个人风格去吸引和引导学生积极向学,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纷纷表现出对所学课程的喜爱,选修课中不乏有学生表示希望继续选修我所开授的课程。课程中,我常常在第一节课上就向学生公布我的联系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在课后及时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各类问题,同时我也经常在网络平台分享专业科学知识,图文并茂的生动信息,常常得到学生的点赞。

在多数人热衷于“分子生物学”的今天,我依然坚守着“宏观生态学”这块阵地,并积极和力所能及地带领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不仅每年都有论文发表,还尽可能地多进行论文指导,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至今已达100余篇。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既耗费时间,更消耗体力,对于这门学科的研究工作,不仅是对我的考验,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一种历练。

作为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家”,我在闲暇时间坚持体育锻炼,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在带领学生参与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外,还积极指导他们进行各类科技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例如,去年我就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前往睢宁县调研眼镜蛇的生态健康养殖状况,为养殖户提供专业信息指导。

日常生活里,我致力于研究和进行环保工作,并于2010年、2016年相继获得了由徐州市环保局、徐市委宣传部分别颁发的“市十佳环保人物”“市十大生态卫士”荣誉称号。

在授课、科研、实践活动和个人发展中,我对专业的热情认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时刻感染着学生们,带动学生对专业和科学研究也充满热情,积极思考和端正人生态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在科学研究中突破自我,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很多学生听过我的课或参加过我指导的课外科技活动之后,积极与我联系并进行咨询,表示有意报考生命科学学院,做我的研究生。对于这些同学,以及一些有意愿报考其他高校的学生,我都会根据自身对专业和高校校情的了解,尽可能详尽地为他们推荐好的学校或是好的专业老师。

另外,因在工作中与中学接触较多,我也常应中学要求,联系优秀大学毕业生,为他们提供优良的就业岗位信息。许多毕业生进入中学当老师后,依然与我保持密切联系。在交流工作感想之余,我也继续为他们在报考教育硕士、校本课程建设、专业知识答疑解惑、生物奥赛辅导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成为一名高校动物学教师至今,我已在教师岗位上连续任教33载,在任教生涯中,我见证过学生从60后到90后学习方法和个性的巨大转变,也对教学风格和方法进行过多次修改。在如今的师大校园里,虽已看不到老学校的影子,但传承已久的师德精神和师大精神将伴随我,以及我那些已成为光荣教师的学生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美术学院    刘淮

书法教育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当代,她更承担着技法教学、技能培养与以书载道、以艺育人的双重责任。刘淮老师,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自1999年调入我校从事书法专业教学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为我校的书法教学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现将刘淮老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感人事迹择其一二举例如下:

一、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弟子对老师的崇敬,但是刘淮老师却以爱生如子之心爱护着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寒门子弟,他总是敦促其刻苦求学,早日习得自立于世、安身立命的本领,并常常捐赠衣物和学费等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改善伙食,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父母般的慈爱;对于聪慧、有能力的学生,他常常敦促他们志存高远、勤勉不辍,帮助他们选择考研考博的方向;对于自主创业的学生,他常常抛家别子,利用节假日,予以长期帮助与支持;在学生毕业时,他常常利用自己在大江南北的亲友关系,帮助他们就业。

“教不严、师之惰”,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书法老师,刘淮老师始终严于律己,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节书法课、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大学生涯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德行与专业的成长。刘淮爱生如子、诲人不倦,十几年来,在常规的本科教学中,从来都是四节课连上,中间从不休息,并且每次下课后都会再多留半小时以上时间继续辅导学生,每一届书法班学生都经过刘淮老师反复教导,通过楷、行、隶、草、篆书的系统训练,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创作水平在全国同龄的书法学子中都当属佼佼。每逢学生参加各类书法展赛时,都利用非上课时间辅导以及节假日辅导学生,使我校书法成绩多年来在多级别比赛中屡获佳绩,每次都是集体第一,从未拿过第二或以下成绩。如在“‘兰亭杯’全国大学生书法大赛”中摘取佳冠,其中特等奖一人、一等奖六人、二等奖若干;又如在“江苏省大学生汉字书写大赛”中曾获一等奖16名;刘淮老师因指导有方,多次获得江苏省教育厅授予的“最佳指导老师”“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我校多次也因此获得“最佳组织奖”。

刘淮老师是一位“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励”的师长,他以自己的道德品质感染着学生,优秀的专业素养感召着学生,他以宽松的教学氛围,生动的教学方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而不厌,不断进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广泛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志向、品行、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对学生了如指掌,在教学过程中,“听其言,观其行”,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启发其心智、磨励其技艺,令学生扬长避短,对于历代书家书风,择其与自己相近者从之、相背的辅之,敦促学生博学多能、取得最大进步。此外,刘淮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终身成长,凡是教过的学生,都长期指导,因此而开设了阶梯式教育模式,如大三、大四的学生进一、二年级课堂旁听;已升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硕士、博士生返校进课堂回炉与互动。

二、组织教学、以书传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书法系主任立志把我校书法专业办成以书传道的树人阶梯。本专业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放眼当代世界艺术,通过书法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有深刻的认识,并立志成为一个以书载道、有时代使命感、有民族责任心的优秀中华儿女。

自刘淮老师任书法系主任以来,开创了“芝兰读书社”,让有志青年学子系统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古文观止》等优秀文学作品,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还增加了外出观摩、考察的活动,让学生借古开今、融古铸今,学习先贤与当代优秀同行的长处,以此更好地激励学生学好书法,并立志以书传道,向世界全国传播弘扬历史悠久、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如4月份,刘淮老师率众书法系研究生和本科生共120多人前往沭阳美术馆观摩“历届‘兰亭奖’获奖作者精品展”,学生获益匪浅,回来后纷纷投入到“全省大学生书法创作成果展”的创作中,创作热情空前。

三、立德为先,君子之风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刘淮老师作为一名备受学生爱戴、同事称赞的老师,除了他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品德高尚、温和亲切的师长。孔子曾说“自行束修以上者,皆能诲之”,而刘淮老师也是从来不问出身、不论基础,只要是在校学生,就予以悉心教导。他以身作则,身教言传,以自己朴素、勤勉的作风感染着学生纷纷刻苦求学,历届书法系的学生入学时都是成绩低于其他任何专业的,但是经过四年的苦学,书法系的学生无论考研、考编还是自主创业,整体成绩与素质都有口皆碑。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刘淮老师始终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他克服孩子小、爱人在京读博等种种困难与不便,坚持为我校教育学院、文学院、卓培班以及宿迁学院、省培班、徐州市教育系统等团体讲授书法;任“校书法协会”会长以来,多次组织送春联活动;免费开设系列书法讲座,培训教职员工学习书法。他不争名、不重利,作为书法系主任,在学校迎评期间,主动承担起全系的材料检查、整理、补充以及教学大纲的编写等工作,充分体现了尊重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的仁德精神。而在毕业创作,论文的指导工作中,往往帮助其他老师指导学生创作,不计个人得失,甚至将“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荣誉让给同事。充分体现了“周而不比”的君子之风。

  

文学院    张卫中

张卫中教授从教30余年,他一直坚持的理念是: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最大的责任,从事这项工作的首要条件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做好这项工作的方法则是科研与教学双轮驱动。他认为,从事科研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本学科重要问题的研究,参与知识创新的过程,力争站在本学科的最前沿,这样才能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则既注重传授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注重尊重教学规律,力求深入浅出,将各种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张卫中教授认为一个高校教师参与科研和知识创新,进入学科最前沿,可以保证所传授知识的质量与水平,而积极思考教学方法、教学规律则可以将相关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从这个理念出发,30多年来,他在科研与教学两个方面都做了相当大的努力。

在科研方面,他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文学语言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两项:《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建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项:《1949年以后大陆与台湾文学语言比较研究》;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变革史》。他的专著《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获2002年第四届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专著《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2014年获江苏省第九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近3年发表论文24篇,其中B类权威1篇,另有CSSCI来源期刊6篇,C刊扩展版4篇,核心期刊1篇,省级刊物13篇。

张卫中教授在教学方面也用心良多。他长期从事师范生的当代文学教学,在教学中他发现,当下国内的高师中文教学普遍存在与中学语文教学脱节的问题,很多师范生熟读文学史但不知道如何分析作品,不能很好地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于是他在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一直尝试选取中学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予以分析、解读,致力于总结一套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阐释文学作品的能力。自2010年开始他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撰写了一部研究性教材:《中学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解读及方法》,这部著作系统解读了22篇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其中小说12篇,散文与诗歌各5篇。在解读过程中力求发现文学作品解读的方法与规律,提炼出中学语文作品解读的基本原则与文学作品解读的方法。2013年该书出版后就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并获得“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

张卫中教授在“中学教材中文学作品解读”研究方面发表的论文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他的论文《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语文建设》2011第1期)在期刊网登载的关于杨绛《老王》的全部近百篇论文中,下载数居第一,引用数居第三;他的论文《<荷塘月色>解读中的“意图谬误”》发表后也有较高的下载率和引用率。

除了教学内容与理论的研究外,张卫中教授也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他认为目前国内的文学课教学仍然普遍存在以“讲”代“读”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许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少有改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张卫中教授做了比较多的改革与尝试。在当代文学教学中,他总是先布置篇目,要求学生细读,课上除了介绍文学史线索外,会安排足够的时间讨论作品,讨论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更重要的是督促学生在课外自觉的阅读。张卫中教授提出的口号是要让学生在作品中自己“读”出一部当代文学史。

张卫中老师一直认为,要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除了需要科研与教学上的精益求精外,更重要的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责任心,要乐于牺牲与付出,这样才能对得起的学生。他自2008年从华中师范大学到江苏师范大学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在科研工作非常繁重的情况下,长期承担了两个本科班的教学,而且做到每一年上课都对教案做重新整理,补充新内容与新材料,认真备课上课,力求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最新进展和特点,让他们在分析阐释文学作品方面得到最好的训练。

  

法学院    张峰振

张峰振老师积极投身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工作。近年来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教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两篇,其中一篇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一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科研。先后在《法学》、《法学评论》、《政治与法律》、《法学杂志》、《河北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教育部、司法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荷兰大使馆、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等横向项目多项,横向经费累计到账65万元。科研成果获得徐州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人才培养。

致力于推动并实施法学综合教育改革,形成了以法律援助、法律诊所等实践教学为主要特色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①组织实施了法学教育综合改革,修订了法学人才培养方案。

②创办了江苏师范大学法律诊所教学研究中心,组织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获得了中国诊所教育委员会的项目资助。

③将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打造成“以法律援助为抓手,兼顾职业技能训练和社会责任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其直接指导和全体法学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法律援助实践教学模式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亲自带领或指导学生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被《人民法院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法院网等众多媒体予以报道。很多案件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利,促进了法治进步,如我带领学生一起出庭援助的孙某诉某市地税局征收契税滞纳金案,促使被告双倍退还征收的滞纳金,法院向被告发出改变执法方式的司法建议,被告不再征收契税滞纳金。2014年12月,带领或指导学生提供法律援助代理服务的8件法律援助案件,被收录进《行政法治的理想与现实——行政诉讼法律援助案件选编》,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且,该书的第一个案件就是他指导我校学生代理的案件。该书使我校法学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15年 2月13日,《新华日报》第12版刊登了我撰写的江苏师范大学通过法律援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经验,题目是“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促进高校法援项目常态化”。

④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近两年共指导学生获得2项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指导学生完成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4.社会服务。

2015-2016,受聘为徐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

2014年9月30日《中国教育报》第3版报道了本人志愿服务的事迹。

  

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吴义昌

2014-2015年度,我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努力追求,敬业奉献,。对这两年中学习与工作的总结如下:

承担多种教学工作。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先后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教育硕士、卓培部本科生、小学教育本科生、学前教育本科生开设《教育社会学》《教育学原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学基础》《教育基本理论》等课程;承担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本科生导师等工作。2014年上半年在贾汪师大附校指导本科生实习过程中,我在听过每一位实习生的课堂教学之后,都与实习生一起进行教学反思。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不仅努力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爱同学、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国家的高尚品质。在本学期为卓培班学生开设《教育学基础》课程中,我以身作则,提前五分钟进入教室,让学生先把手机收起来,然后复习巩固上次课的知识点。我重视开发教学内容中的育人因素。在讲授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内容时,我在讲授教材所涉及的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论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批判当前中小学教师中所存在的过分追求个人功利的倾向,进而树立将教师个人发展与学生成长、社会进步相结合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进行多种形式的备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需要生成,但预设也很重要。为此,我高度重视备课,自觉采取多种形式投入备课。在承担一门课程教学之后,我会进行学期前备课,在假期集中一段较长时间对本学期教学内容进行仔细备课,写出详细讲稿。在每次授课之前,我会进行课前备课,经常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对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再次进行准备。在每次授课结束之后,我会进行课后备课,重点是对教学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情况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和缺憾,总结经验教训,充实和完善讲稿。另外,我还重视平时备课。在平时的学习和思考中,当发现有价值的教学资料时,我会及时将其融入讲稿。

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成绩。专著《如何做研究型教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论文《基于专业实践的教师研究类型探析》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论文《农村初中生教师权威认知状况调查研究》发表于《现代教育科学》2015年第2期;作为主编之一主编的教材《教育学基础》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参与编写的教材《德育与班级管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克服疾病努力工作。我于2012年做了声带息肉切除手术,现在仍有比较严重的咽炎。我虽然在上课时使用便捷式扩音器,但在课后还会感到嗓子疼痛。在暑假和国庆节期间,每次半天、连续多天为在职教育硕士授课时嗓子的疼痛感尤其明显,我往往在饮用保护嗓子的茶、服用润喉含片和消炎药的情况下坚持上课。由于身体原因,我现在久坐后会感到明显不适,在这种情况下,我常在办公桌上放一个小学习桌,然后站着学习和工作。

立足平凡,把小事做好,小事就成为大事。远离平庸,在敬业奉献中,彰显生命价值。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修养,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更多贡献。

  

外国语学院    林晓雯

我是外国语学院教师林晓雯,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导师。

我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起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踏实认真。长期工作在本科、研究生教学第一线,2014-2015年度开设 3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指导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论文40余人次,超额完成各项工作,年均工作量达到570学时以上。教学效果优秀,学生评教平均分达到98分。2014、2015连续两年获得学校“先进工作者”,2014年还获得校“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我恪守教师天职,对待教学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师与生的良性互动,努力营造和谐、民主、探索、发现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特点和学业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课程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就相关问题查找资料、明确思路、形成观点,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以教师讲授语言知识为主的课堂为学生参与并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讲堂,在这里学生可以了解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可以领略丰富多彩的西方政治、社会、文化;可以欣赏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学习英语语言的丰富内涵和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包容、友善的人文素养,努力为他们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我与学生平等交流、真诚相待,使学生在愉快、安全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我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申报课题、撰写研究文章,指导12级强化部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英美文学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接受及其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作用”并结项;指导11级商贸英语专业学生获得省级大创训练计划项目“非英语专业实施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并结项;指导13级强化部学生获得省级大创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就业目标为导向的英语本科师范生学习策略研究”。近两年我指导的研究生有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多人获得省、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并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我能够发挥自己熟悉基础教育工作的优势, 2014年指导外国语学院和教师教育学院师范生参加省级教学技能大赛,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我积极参与2014、2015年省培项目---河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不仅开设讲座,主持工作坊,而且连续十余天带领学员深入徐州高级中学跟岗培训,组织两省教师实地教研,交流切磋,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而且在两省各校教师之间搭建起互相学习的平台。我被聘为强化部学生专业导师,2015年被评为“优秀专业导师”

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需要教学和科研的相互支撑。近两年我在美国华裔文学、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CSSCI、中文核心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省部级课题“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留美学生与中美文化的互动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项;多篇文章的观点被引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在学校2013-2015聘期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教学和科研更高级别的项目和奖项,同时更加积极地投入学科建设和各项社会工作,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机电学院    郭永环

她不张扬,很乐观,虽然教学任务重,年平均学时在600学时以上,但她一直在坚持,坚持百分之百的地批改作业,坚持百分之百地回答同学们所提的问题,坚持不断地超越自我,她就是在教学第一线上一干就是20几年的机电学院的郭永环教授。

同学们常说,郭老师很和蔼,大家很愿意向她问问题,甚至是包括学习以外的……

一、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

郭永环是一名1986年入党的老党员,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她就下定决心,要在钟爱的教师岗位上,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我爱教师这个职业,也深知教师光荣,使命崇高”。平素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把精力投向自己挚爱的学生和教育事业。有的同学遇到事情思想负担大,她会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解除思想疙瘩;还有的同学有学习或生活上的问题给郭老师发短信或QQ留言,郭老师都一一耐心地进行解答,直到学生满意为止;还有每年给考研的学生义务辅导初试或复试的专业课,为同学解答各种类型的题目,这些同学考入了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河海大学等等;义务带领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自己掏腰包为学生出试验费、图书费;郭老师不但热心帮助在校生,就是毕了业的学生找她,她也是有求必应。记得她做班主任的一个班级的学生毕业3年了,要买房首付不够,向郭老师借6万元钱,虽然郭老师当时也在每月还贷款,但还是尽自己的努力把定期存款取出来借给了这位同学……

二、因材施教,向课堂要效率

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她勤奋钻研,练就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因材施教,向课堂要效率,从教学导语入手。并设计了活化式导语、质疑式导语、诗歌式导语、认知式导语、直觉思维式导语、发散思维式导语、引证式导语、教育式语、逆向思维式导语共九种教学导语,应用在每堂课当中,使同学们在疑问、好奇、兴奋、快乐当中度过每一个40分钟。用创新教法授课,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对学生思想教育,让同学在道德培养、钻研精神培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带领年轻的教师申报多项教学及科研成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老师带领年轻的教师们先后申报了多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完成了江苏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及省“九五”规划等课题。一次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奖,两次获江苏省多媒体课件大赛奖。主编全国通用教材2部,并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精品教材。“要带头学习提高,要带头争创佳绩,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对学生无私的大爱,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这个平凡的岗位。在主持的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下作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被SCI/EI收录20篇。主持完成厅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6项。其中1项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奖励,2项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奖励,2项获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除了上述获省厅级及以上奖励外,还获其他的教学、科研等奖励,如获得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指导教师;获得校第二届教学优秀奖;获校精品课程;获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校多媒体课件一等奖、校巾帼建功标兵、“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等。

四、利用业余时间和自己的资源帮助学生找工作

学生找工作就业,除了自己主动出击,主动参加各种招聘会就业外,一个重要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熟人、亲朋好友介绍,通过各种关系找工作,比自己一个人像无头苍蝇到处乱碰要有效得多,而且亲朋好友介绍的工作,一般不会出现被骗的事情,可以防止合法权益受损。正是出于这种想法,郭老师每年向她的朋友询问有没有需要的岗位,帮助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介绍工作,先后有20余名同学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仅仅上海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一家就录用了5名同学,这个单位是一个世界上较大的生产健身器材的公司,而且在中国的分公司就只有上海一家,每年都是招收211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当时郭老师的朋友是负责招聘工作的,所以第一年只允许郭老师推荐一名同学,并要郭老师保证工作几个月后他能比211学校的学生强。由于熟人做应聘负责人,所以该同学用同样的面试材料与推荐表被优先选中,同时又被优先安排到200多人的开发设计中心,由于郭老师事先让该同学学习该公司设计用的Solidworks软件,所以该同学在开始工作一个月后就能独立设计产品,遥遥领先于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正是由于该同学做得好,第二年郭老师又辅导了4名同学为应聘做各种准备,同样由于是熟人面试,面试又是一次成功。而这四名学生看到这家公司每个设计者的办公桌上电脑都是21英寸的液晶显示屏,住的地方有空调、有电视、有微波炉、有洗衣机还可以上网,而且工资比较高,当时就和该公司签订了协议。目前机电学院的5名学生在该公司很受重视,有的已经成为产品主管。以上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就业,归功于用人公司有熟人和应聘前辅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做准备,以及应聘后不断地和这些学生取得联系,以鼓励学生更快地成长。

在书海里,在机床旁,在三尺讲坛上,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在职业恩赐的平淡与琐碎的轮回中,二十年如一日,郭老师不改初衷,锲而不舍。“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超越自我,用实践诠释做人做事的道理。

  

化学化工学院    屠树江

屠树江,男,汉族,195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江苏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苏北,值守江苏师范大学,坚持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第一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为江苏特别是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在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一、朴实仁爱之气塑造新时代教师楷模

屠树江教授一直坚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的信念,长期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在教师的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用朴实仁爱之气塑造着新时代教师的楷模。他从自身的体会总结出新时代优秀高校教师的“四要”:一要有爱心,能够热爱教师岗位,关心、宽容、理解学生;二要有信心,相信只要因材施教,方法得当,学生都可以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三要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勤于钻研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善于总结教学方法和育人经验;四要成为专家,能够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并在某个领域有所突破,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面对一些学生浮躁的心态,他语重心长地讲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在一些学生实验进展不顺利的时候,他在帮助分析原因、给予必要指导的同时,还鼓励他们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在教学改革方面,他带头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教育规律,创新教学模式。

屠树江教授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出了名的。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他都要求他们严谨求实、夯牢基础,提升能力、追求卓越,并将这样的要求贯穿于学业指导和学术研究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对待实验教学和毕业论文等教学与实践环节,屠树江教授要求学生学会查阅文献,从他人的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要求规范操作、实事求是、不怕吃苦;学会团结协作,要求相互帮助、合理分工、共同提高;学会论文写作,要求把握论文写作要点,善于总结提炼实验结果,科学呈现研究成果。

屠树江教授对学生充满爱心同样是出了名的。在学生眼里,屠老师既是严师,更是慈父。屠老师一直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平日里时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为他本人在农村长大,所以特别关心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新生入学时,屠老师都要询问同学们的家庭情况如何,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总是鼓励他们不要失去学习的斗志和生活的勇气,然后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

二、严谨务实之风劲催累累科研硕果

屠树江教授认为,作为高校教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科学研究,科研不仅能够产出高水平成果,也能提高教学水平。而要在科研工作中取得高水平成果,则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几十年来,屠树江教授一直坚持“白加黑、5+2”工作法,他的日程安排表里从来没有休息日,周末、节假日都在实验室里度过,即使出差在飞机、火车或汽车上,他总是包里带着资料,脑子里装着问题,不断思考不断钻研。有时半夜睡梦中有什么灵感惊醒后,就立即起床记录下来,然后就顺着思路通宵达旦地研究下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屠树江教授长期的严谨务实、刻苦钻研结出了累累硕果。他先后主持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重点项目1项)。在J.Am.Chem.Soc.、J.Org.Chem.、Org. Lett.、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2014年、2015年连续两次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他现为Chem. Commun.、Green Chem.、J.Org.Chem、Org. Lett.、Org.Biomol.Chem.等二十余个国际权威刊物特邀审稿人和美国《ARKIVOC》杂志编委,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国际有机化学与药物研发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曾在国际组合化学大会、中美化学家大会、全国有机化学大会等权威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受邀访问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等多个国外高校。一批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频繁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得屠树江教授在微波合成及杂环化学等研究领域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在有机化学界享有较高声誉。

三、恪尽职守之习助推学院跨越发展

屠树江老师是位知名的教授,是位杰出的化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高校管理者。随着他在学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有不少重点高校希望他去加盟,屠树江教授一一谢绝邀请。他说:“是母校江苏师范大学培养了我,我要回报母校,尽管她在苏北,尽管她是一所省属高校”。在他担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之后,更是将爱校之情化为无穷的动力,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带领着全院教职工顺利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在屠院长的带领下,学院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创品牌,以科学管理促成效,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充实内涵,增强活力,提高质量,凝练特色,扩大影响”的整体发展思路,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建立学院发展三大体系:一是教学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拓展实训基地、规范质量标准,全力推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二是科研体系,以学科为重点、成果为支撑、团队为保障,大力加强学科科研体系建设;三是学生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情操高尚、专业素质过硬、动手能力强,就业层次高”四位一体的学生工作体系。近年来学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院教风严谨、学风扎实。有机化学学科实力雄厚、特色鲜明,近年来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网上排名第一。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科研立项、科技创新、专利申请和考研录取率等方面一直名列学校前列,先后向国内名牌高校和科研院所输送了近千名硕士研究生,已有近百人出国深造,十余人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学者。

千里之堤,起于尺垒;鸿鹄之业,端自勤实。屠树江教授用朴实仁爱之气塑造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美德,为教书育人殚精竭虑,深受学生爱戴;凭严谨务实之风取得了累累科研硕果,追求学术至高境界,赢得学界声誉;以恪尽职守之习助推学院跨越发展,凝聚集体力量,广为同事称颂。屠树江教授在三十年园丁生涯中,彰显了一名高校教师高尚的师德情操,不愧为教书育人的楷模。

  

数学与统计学院    蒋永泉

我叫蒋永泉,是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自1985那8月参加工作以来,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数学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繁琐的班主任工作。长期的教学实践,没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只有平平凡凡的工作。现将自己近年来到教学实践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政治思想能注意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思想素质,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践行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爱岗敬业,踏实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学工作为本科生开设专业课高等代数、高等代数选讲、近世代数、线性代数、经济数学等课程,其中高等代数是数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且为学生考研必考课程,高等代数选讲课程兼备了为数学专业学生考研辅导的功能,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对提高数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的教学效果能得到较好的肯定。教学工作量饱满,年平均教学工作量达800课时左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做到(只要上课时间允许)每次上课提前15至20分钟到教室,为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

(2) 对高等代数的教学,坚持做到每次作业都全批全改,并在作业批改后,把规范的参考答案公布在该班级的QQ群中(此项工作在15理强A、B,15强2开始),而每次打印这些参考答案都需要付出1~3个小时的时间;

(3) 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创新能力,在13数61、14强22开展了每周一练活动,这些都是正常教学以外的额外付出;

(4) 为给报考数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每年都收集各高校的《高等代数》考研试卷,并编辑整理在电脑中,形成重要的教学资料。这些资料一方面为增强《高等代数选讲》的教学效果提供了较大的材料支撑;另一方面,每年把这些试卷提供给需要的学生,为他们更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提供必要的保障。到目前为止,已收集《高等代数》考研试卷500多份,而每打印一份这样的试卷都需要用上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自觉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自己的情操、学识和人格魅力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教育实践中,做到了以下一些方面:

(1)从良好的课堂教学规范到课后作业参考答案的给出,都努力给学生以一个好的、规范的示范。许多学生在作业中,一般存在解题不规范、书写潦草、缺乏完整严谨的语言表达、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问题,这些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关于概念引入、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文字规范等方面的熏陶,使得学生(特别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在经过高等代数的学习后,在这些方面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申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去做一些创新性的工作,为本科生的论文选题铺垫,这些在学生的毕业论文训练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利用专业教师的优势,关注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或问题,努力做好育人的工作。几年前,在我任课的新生班级有一位学生连续出现作业迟交或缺交的情况,后经交流了解到该学生得了“抑郁症”,并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药且经常回家医治。对于这样的情况,我的观点是只有通过提高个人的意志和毅力来达到解决问题。在几次交流后,该学生接受了我提出的观点,并坚持进行了行之有效的锻炼,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我教育生涯中比较自豪的案例。该学生在一次教师节送我的卡片上的留言也在激励我!我应该更加努力地去做得更好。当然,这样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让我的教学过程更有成就感。

技能培训为提高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基本技能,投入了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开展了比较有效的培训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一项,省级一、二、三等奖多项;指导学生获得师范生基本技能大赛一等奖二项,二、三等奖多人次。

教学研究与教材建设在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主编本科《高等代数》教材1本,已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本科《高等代数与符号运算》教材1本,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本科《线性代数》教材1本,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班主任工作工作以来,共承担过6个班级,共计17年的班主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带的刚毕业不久的10数11班级,先后获得校先进班集体、校五四红旗团支部和省先进班集体等荣誉;有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并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研究生的钱欣洁同学;有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的张小妮同学,且张小妮同学还获得了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有获得江苏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三等奖的周燕同学;还有多人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考取了比较理想的学校,如考取华东师范大学的贺睿杰同学、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经鑫同学、考取厦门大学的陈欣同学等。

长期的教学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还有很多不足,我将继续努力。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蒋保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从教数十载,传道、授业、解惑,日日不倦,常常自警师者仁心,理当尽心竭力做好本分。期间,我亦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成长,希望自己在平凡的教学岗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工作以来,虽未经历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我始终努力将以下几种精神融于日常的教学之中,以身示范,实现教书育人之价值。

SPIRIT OF TOMORROW相信未来,对未来充满信心,是任何一个阳光青年学生理应具备的一种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适时告诫学生,过去的成绩并非意味着将来的优秀,曾经的不足也未必代表未来的失败。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青年学生应该丢下过去,立足现在,放眼于未来,要追逐理想,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有更优于“过去”的黄金时代。当学生迷失惘然止步不前时,我会以自己曾经编织的大学梦、研究生梦和留学梦来进行教育,为他们描绘未来可能出现的美好愿景,让他们相信明天。

SPIRIT OF KNOWLEDGE广博精深的学识与睿智深邃的思想,会让大学教师魅力十足,就会产生榜样的力量,学生们进而效法之,追随之,从而产生良好的校园环境。我经常在学生面前提及的一句话就是:“今天知识积累的厚度将决定你们未来发展的高度。”因此,本人为了继续积累厚度,提升自己的魅力,曾两度负笈西行取经。在国外的日子,学生频频发来消息,与我交流国外的专业情形和生活种种,处处体现出他们对学问与知识的浓厚兴趣和不懈追求。我希望学生要有国际观,能努力做到胸中孕东西南北之学,腹内装古往今来之识。

SPIRIT OF ADVENTURE 相比美国学生,中国学生在资质、学识和实力等方面并不弱,但是我们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缺乏探险精神,不敢冒险去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树立坚强的自信心成为我的一项重要副业。比如考研,虽然对外面的精彩世界很憧憬,但依然有同学缺乏自信想放弃面试机会,甘愿在自家校门口徘徊又徘徊。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会鼓励他们走出去,去冒一次险,也许就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同时给予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结果,很多同学就成功了。年轻人应该多冒险多挑战!

SPIRIT OF PRACTICE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深以为然,尤其是一些应用型专业,在实践中学习,将理论印证于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分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学工作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成了一件棘手的事。一方面,我坚信实习对他们有百益而无一害,不管是专业水平的提高,还是个人意志的磨砺;另一方面,学生们确实遇到了很多很多困难,家中娇养的独生子女突然面对外界,难以适应,问题百出。确定了坚定实习下去的方向后,我们老师分别给学生们做思想工作,经常电话煲心灵鸡汤,给学生加油打气,让他们坚持下去。在实习总结会上,一位同学的发言我还记忆犹新,说得很精彩。她说:“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SPIRIT OF INNOVATION 创新是生命力的蓬勃彰显,使我们的人生日新月异,更加出彩。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管理都需要新鲜血液,让一些衰朽的都脉动起来。教学与科研上,我都努力尝试运用新方法、新材料和新观点,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比如,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材料创新。观点的创新有特洛伊战争起源的不同解读,荷马史诗的颠覆性解构,希罗多德《历史》的全新理解等等。管理上,我也希望独辟蹊径,解决各种难办之事。譬如,西藏等远距离贫困地区学生的研究生面试问题,就是利用新型的网络媒介,通过现场视频面试得以解决。因此,平时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做研究的时候,关键要有自己的思想,有了思想我们才能不断创新。

SPIRIT OF LOVE“仁者爱人”。爱之心是文明社会人类所具备的基本精神,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传播仁爱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园丁的我们更应该爱护我们的花朵,同时,也要让学生将这份爱传递下去。大学教育相对中小学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因此,教师不会步步紧跟,但如果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疑难或困难时,我竭己所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向他们伸出关爱之手。比如,2006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集中实习期间的投诉抱怨,频临崩溃边缘的时候,我带领老师赶往实习点一一探望。对其中涉及到实习单位管理的问题,及时与单位沟通,寻求即刻解决的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从学生一看见我们老师的那种兴奋和喜悦,从学生在座谈过程的流淌的泪水,从和我们告别时学生眼神中的那份坚定和“老师,你们放心吧!”的承诺,我觉得我们的爱没有白白付出。

秉承若此精神,坚守教育理想,我将继续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希冀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让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