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师范大学传媒影视学院!

师德先进个人风采——刘行芳:传者匠心 老师宿儒

时间:2019-11-11浏览:570设置

简 介

刘行芳,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前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分会理事,江苏省重点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建设负责人,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之光”专家库专家,江苏省第三届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重点1项;主持省级各类基金项目多项。出版学术著作和高校教材13种,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在CSSCI期刊上发表2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河南报刊审读》等媒体全文转载或专题介绍论文多篇,《新闻编辑原理与实务》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新媒体概论》被评为全国高校影视学会2016年年度学会奖一等奖,另获评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创新成果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一分留白,明德至善;二寸粉笔,下笔成文;三尺讲台,师者仁心。

校园里,你总会看见一个人,穿着质朴,行走在林荫的光影之间;食堂前,你会看见他提着几个素面馒头,穿过长廊,走向教学楼;校园外,你会发现他总是在奔忙,授课、讲学……来往的同学们都唤他“刘爷爷”。他,就是传媒与影视学院刘行芳教授。

坚守本心,服务社会

如果将刘行芳教授的人生经历谱写成书,那么这些内容是必不可少的。17岁上讲台教学,一群孩子围绕在周围,天真活泼,又单纯又可爱的生活;到后来作为师训站站长给教师做培训,带领青年老师们夜以继日地学习;再到后来作政府官员,做报社总编辑,维护社会公平,每天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该怎样看待社会变化;直至到高校工作,每天跟学生们待在一起,面对着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教授知识,培养人才……回顾过往,每一项工作都让刘教授觉得要干一行爱一行,爱才能专,专才能有成果。而踏入教师行业,刘教授将其归因于希望站在三尺讲台上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愿望引领,以及加入党组织的信念和选择。

“在社会为自己提供的平台上,多为社会、多为老百姓、多为国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便是刘行芳教授一直所坚守的初心。2014年办退休手续时,刘行芳教授深知这并不是教学生涯的结束,一是因为退休时他承担着多门课程的教学,又拿到了国家重点项目,不能中途走掉;二是手中还有一系列的社会工作,以前所做的有些计划还未完成,比如他每年暑假都会去一些有典型价值的地方做社会实践,春秋两季去为社区、为居民、为农村的农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做一件事前,一定要有精心的设计,把它做到最好,这样我们才能够有进步,能够留下痕迹,而不是猴子下山。”2015年,刘老师带领学生到甘肃平凉考察了留守儿童,送去了一份关爱;2016年,他又和同学一道,探访了山东沿海经济;2017年,学院组织了地震十年重访汶川活动,刘老师和学生一行20多人,去探访了都江堰市、绵竹市、汶川县、北川县的十多个震址,走访了很多灾民家庭,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慰问金。

2018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年。刘教授和传媒学院学子组织了贵州考察脱贫攻坚小组,远赴贵州省铜仁市三个县市走访,实地考察脱贫攻坚的成果。在刘教授看来,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为社会献上微薄力量,更是带领着学生真正地走入社会,去了解那些平时没有接触到的事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花朵蜜蜂,相辅相成”

“一定要把学生当作人来教”是刘行芳教授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不能把学生教成了工具和机器,要让学生有思考,让他们通过对信息的搜集、鉴别、综合、选择,最终做出自己的判断,学会明辨是非。在他看来,师生关系是最纯粹的相辅相成,“老师是花朵,学生是蜜蜂。老师要拥有色彩斑斓、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芳香怡人等四个品质;而学生应该拥有的四个品质则为勤劳刻苦、能辨真伪、博采众长、善于转化。”

高校有四项任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刘教授组织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比如其中一个主题活动——“媒介素养进农家”。刘教授带领学生去了铜山区三堡镇黄桥村,他自掏腰包给村里孩子们买了三千多元的书,传媒学子挨家挨户送到农民家中,帮他们电脑杀毒,装软件;去睢宁东风村,挨个教村民怎么建立网站,如何在网上销售产品。这样的活动每年刘教授都会组织,活动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当地村民的欢迎,媒体也对其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

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很敬重刘教授,亲切的称呼他为“刘爷爷”。学生把他当做自家长辈一样敬重和依赖。在他看来,这首先是源于他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老师自己,就是尊重自己的职业。他将师生之间的交往总结为四个节点,一是老师的角色定位,老师于学生来说是朋友,是参谋,是指引方向的路灯,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迫学生接受,否则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这将不利于培养健康向上、思想进步、对社会充满爱的接班人;其次是塑造角色,要培养师生之间共同的目标和兴趣爱好,与学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努力跟上学生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交流方式;再次是要养成良好的课堂讨论风气,而不是向学生强行灌输自己的思想,教化学生;最后,师生之间要相互包容和爱对方。

刘教授认为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人去思考,而作为学生不可以长时间地迷茫。只要肯思考,肯付诸实践,在社会中就不愁无用武之地。特别是作为一个新闻人,你若一问三不知,没有自己的思考,只会背几句教条,那是不可行的。新闻专业培养的应当是像猴子一样的人,充满热情和活泼。

“学生的成就,老师的骄傲”

永远年轻的心态是刘教授身上最宝贵的财富,拥有一批优秀的学生是他最大的成就。70岁之前,他计划着还要带研究生,写文章出书,给本科生上课,完成学校交给他的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

除此之外便是努力完成2014年退休时仍未实现的目标——推动我校新闻传播教育走向国际化。在此之前,刘教授曾有一个布局,他联系过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中国区的负责人章于炎博士,可后来因为张博士很忙一直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应。机缘巧合,刘教授一个师弟正巧在密苏里访学,在他的帮忙跟进下,终于与密苏里大学取得了实质性的联系。刘教授亲自飞赴大洋彼岸,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签署了“2+2”(在我校读两年,然后去密苏里大学读两年,两所学校都发给毕业和学位证书)等合作协议。2016年,刘教授又牵线搭桥,请来世界顶尖级数字新闻可视化专家、密苏里新闻学院詹纳教授来我校讲学,而此时正好2014级广播电视学班施佳邑同学刚到上海考完高级口译,刘教授便安排施佳邑给詹纳教授做生活翻译。由于施佳邑同学出色的表现,得到了詹纳的肯定并积极推荐,施佳邑同学最终通过“2+2”的方式到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两年后顺利毕业,拿到我校和密苏里大学两所学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现在已经成为一家外资媒体上海办事处的记者……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在他眼里,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学生们都很出色。

刘教授今年受邀参加美国广播电视教育协会的年会——BEA会议。与中国传媒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专家们一道,4月5号从北京出发,飞往美国拉斯维加斯。4月6日,他在美国的讲台上做了十分钟的发言,他将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通过国际化和实训化的方式培养有用的人才的心得分享给与会学者,在国际的舞台上留下了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声音,这比任何一次发言和报告都让刘教授感到骄傲。

学问路上,永不止步

兴趣和责任,让刘教授在退休后仍然坚持做学问,2015年以来,他又出版了三本书,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说到做学问,他总是很自信。年轻时,工作和做学问对他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压力,并且每年的任务都会超额完成。现在,书他照样写,对于论文,以他自己名义单独发的少了一些,更多的时候是以学生的名义合作发表。虽说数量不多,但他肯定是要坚持下去的。谈及这样做的原因,他认为自己现在对业界的很多问题有点迷惑,很多事情要把它想清楚之后,他才能动笔。他还特别关心年轻学者,希望他们早点得到锻炼,写出好的文章。

谈及最想做的事情,刘教授告诉我们,和学生们在一起,就是他最想做,也是正在做的事情。他认为,退休是国家政策,只要学校需要他,他就会把有关新闻人才培养的思考,用教学的实践来变成现实。同时,他参与的学校一系列教学管理工作,比如研究生教育督导,让他发现很多问题,获得更多新的信息,学到很多新的经验。既能帮助学生们成长和进步,也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刘教授眼里,和平发展的年代,一个读书人很难去“立功”,就“立德”而言,国家有专门管理道德建设的机构,凭个人力量立德也不现实,但可以通过“立言”来让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我们可以通过写论文、写著作、写教材,通过给学生讲课,在网络上发声,来表达一种正直的、公平的、充满正能量的声音,把我们的思想诉诸于文字,使其物化,变成一种可视可存的物质。”

一步步走来,过往铺成学问路,经验思考已成书。在刘行芳教授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有学者的深度,师者的风度,更是一个有仁者的广度的老师形象。“志洁行芳”,范文澜先生评价屈原的四个字,放在刘教授身上也是那样地贴切。